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14:09:00
时值暑假尾声,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的田野小院里,三五游客或聚于檐下乘凉,或闲坐院角漫谈,处处流淌着恬静自在的乡村韵律。
“我们都是奔着‘村房短住’来的!”系着围裙的四川游客王小英笑着打趣,话语里满是对当下生活的喜爱。来自湖南的游客王爱莲更是主动分享体验,作为O型血的她,以往到乡下总被蚊子叮咬,而在这里却几乎不受蚊虫困扰;这里还有“天然空调房”般的舒适气候,盛夏早晚依旧凉爽宜人。更让她心动的是村里的淳朴人情味与浓郁民族风情,每天早上绕村散步,看村民劳作、赏山水风光,这里值得再来。
她所描述的无蚊环境、清凉气候与淳朴民风,正细腻呼应了都市人对避暑消夏、安顿心灵的向往,也成了黄里村“村房短住”的独特吸引力。
杨永贵,既是田野小院的主人,也是黄里村“村房短住”的“第一个探路人”。早年便看准这一模式前景,邀请了北京老师手把手指导运营。在今年暑期,他的小院迎来了北京、武汉、湖南等多地旅客。“十间客房在旺季时,日均接待量可达三四十人次,以每月700到1000元的亲民价格,旅客短可憩息一月,长则避暑两月。据他透露,今夏小院营收已近2万元,客流实现同比翻倍。谈及未来,杨永贵已有清晰规划:“暑假结束后,打算改造部分客房的室内厕所,让客人住得更舒心。”
“目前,全村已有4家成熟运营的‘村房短住’民宿,另有七八户正整修房屋向杨永贵取经。”村副主任杨泽辉语气中难掩自豪。从“一人探路”到“群雁随飞”,“村房短住”正逐步成为黄里村的集体发展方向。
如今,“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沉浸式乡村旅居模式,不仅为城市人群提供了一处身心栖所,更显著激活了乡村旅游的新动能——既鼓了如杨永贵这样的经营者的腰包,也将黄里村的生态之美、民族之韵转化为发展优势,更为西江镇乃至雷山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活力。
(来源:悠然雷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