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1:20:00
5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察哈尔路校区举行2025中招咨询会,吸引大批家长和学生前来参加,现场氛围热烈。南师附中围绕附中总体情况、卓越办学成绩、学生成长管理经验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当天,南师附中普高、IB项目部以及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均在南师附中察哈尔路校区设立了咨询点,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点赞。
从“有所为而为”到“无所为而为”
南师附中书记徐飞讲述了这个故事
南师附中党委书记徐飞深入阐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以及独特之处。谈及思维教育,徐飞书记认为,优质的思维教育,不仅传授方法、视角与模型,更要让学生从中解放出来,让思维成为向各个认知领域延伸的触角。南师附中在这块有着深厚的实践根基。谈及学习境界,徐飞书记提到,古人所说的“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是学习的两种境界,而后者更为可贵。他还讲述了一位附中学子的生动故事。这个同学要参加机器人擂台赛,为研制机器人他四处寻找零件,不断地改进和优化设计。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与艰辛,但他却乐在其中。这种看似与考试无关的科创体验,却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追求,并将其与学业紧密相连,实现了学习动力与目标的深度融合。徐飞书记表示,南师附中多姿多彩、与时俱进。学校尊重人的个性,并且让个性成为成长的飞轮,避免学生淹没在模式化的教育中。
“学霸校友团”分享“附中印象”
“南师附中是充满可能性的地方!”
你眼中的南师附中是什么模样?现场,三位南师附中校友分别分享了自己在附中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常浩翔同学2021年中考667分,通过科技特长生考入南师附中,高二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创班提前录取。常浩翔说,南师附中永远充满生机,31公里步行者活动、合唱节、戏剧节、科技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机会放松身心,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我能时常感受到高中所学对我现在大学学习的促进与铺垫作用。正如附中学生手册上的一句话‘自律即自由,行稳而致远’,我想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附中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我们在步入大学,真正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时,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模式。”
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的张之钰也回到了母校,与现场的同学和家长进行交流。张之钰的高考成绩是701分,为当年南京市理科最高分。“在附中,我们不仅能达成学习的均衡,更能成就一个均衡的自我。”张之钰围绕“均衡”关键词谈了诸多感受,他认为,在南师附中,“均衡”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在学科与师资方面,各学科教学组实力强劲、认真负责。老师对学生都关怀备至、一视同仁。附中的生活也很“均衡”,无论爱好多么小众,想法多么独特,在这里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的校园活动为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
“附中是我不后悔的选择,因为附中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地方。”2021年,邓璜同学中考以指标生录取南师附中。她的中考分数并不突出,经历三年的奋斗与努力,高考以659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在附中我遇到了一群优秀的老师,一群闪亮的同学,他们陪伴我,鼓励我去思考、去尝试。附中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展现在我的面前,而这些珍贵的同行者们用自己的闪光点向我展示着做出尝试之后精彩而丰富的生活。他们才是真正激励我迈出向前那一步的勇气的源泉。”
开启多校区一体化办学
南师附中晓庄校区今年9月开学
今年9月,南师附中晓庄校区将正式开学,迎接首批学子。南师附中校长朱焱介绍,“目前晓庄校区校园环境条件各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未来南师附中多个校区能够做到完全的一体化办学,在办学理念、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是完全一致的,非常值得期待。”
据了解,今年南师附中学科、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共190人,其中学科特长生65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语文、政治、历史),科技特长生125人。南师附中校长朱焱介绍,在今年的科技特长生招生中,软件工程是面向有信息基础、编程基础的同学;人工智能则侧重于在基础学科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学科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关于特长生的报考,朱校长提醒,考生或家长不要对“特长”有理解上的误区,除了兴趣、潜质,特长生招生还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关于特长生的考试内容,主要是考察学生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思维要求,既不会涉及高中课程,也不考竞赛内容。学科、科技特长生的考试对于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同学来说,都有机会,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和学校招办老师积极联系、充分沟通。
当天,南师附中普高、IB项目部以及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均在南师附中察哈尔路校区设立了咨询点,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点赞。来自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南师附中底蕴深厚,也一直是孩子的目标学校。“今天现场和招生老师交流,感觉非常好,我们决定先冲刺南师附中特长生,希望孩子考上自己的梦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