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指尖”解纷争,河里镇的实战化“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5:33:00    

为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平安红利,近年来,合山市河里镇按照“平台整合、力量盘活、机制融合”的思路,着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并通过推进“实战化”运行,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使之“办得了事、办得成事”。


“三方联动”解难题

河里镇坚持“镇综治中心+村综治中心+网格员”三方联动模式,优化升级网格化服务,配备专职、兼职网格员,统筹一村一警、法律顾问、网格员等多元力量进“网”入“格”,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解决纠纷。


兰某驾驶吊车在河里镇甘林村施工时不慎将谭某房屋损坏,谭某要求赔偿相关损失。但是,某认为谭某要求赔偿的金额不合理,双方争执不下。网格员韦某调解未果,将情况上报村综治中心。村委会干部现场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后,召集双方当事人到村委会进行调解,但他们对房屋损坏情况及赔偿标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甘林村综治中心随即向镇综治中心报告相关情况。镇综治中心立即协调包村领导和司法所、派出所开展联合调解,紧急召开分析研判会议,从当前农村房屋造价及施工车辆安全生产规范角度拟定调解意见,在维护双方利益的前提下,经过5天多轮次沟通协商,最终当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矛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综治中心组织调解谭某房屋损坏赔偿事宜


近年来,河里镇综治中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促进纠纷调处率提升的同时,实现纠纷调解“快立、快调、快结”,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三色预警”护稳定

矛盾隐患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河里镇综治中心根据矛盾纠纷风险等级,按照重大事件(红色)、较大事件(黄色)、一般事件(蓝色)分为三个等级进行动态管理,健全“一案一档”管理台账。依据紧急类别,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全力化解不稳定因素。


通过“三色预警”,河里镇综治中心按风险等级开展处置工作,有效避免群众诉求久拖不决,矛盾积压情况发生。对列为红色、蓝色的事件,成立工作专班,专人跟进,协调各方资源进行调解,杜绝矛盾升级。


近三年,河里镇综治中心成功调处红色事件9起,黄色事件15起,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防止个人转群体、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同时,河里镇利用“来宾市市域社会治理云平台”,实现信息采集、录入、流转、交办、办结、反馈等各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快速解决基层工作遇到的复杂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群众诉求“指尖上报”,累计受理各类事项772件,办结率100%。

“三级联调”促和谐

河里镇落实矛盾纠纷市、镇、村“三级联调”,定期分析研判和解决重大矛盾问题。综治中心设置办事窗口11个,对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分类办理、全过程跟踪。


河里镇马安村马安屯与某公司签订矿山租用合同。因外部因素影响,某公司迟迟未支付租金,马安屯群众多次讨要未果,情绪激动。了解情况后,河里镇迅速启动“乡呼县应”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由村委会干部、网格员密切关注群众思想动态,镇综治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入户了解情况,进一步调查取证,并制定调解方案开展调解。合山市派出专业力量指导相关企业依法经营,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最终,通过“三级联调”,企业支付相应租金,圆满解决矛盾纠纷。


综治中心通过“三级联调”,成功化解马安屯与某公司的租金纠纷。


从“三色预警”到“乡呼县应”,河里镇通过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充分发挥“三级联调”制度效能,践行平安之诺,守护万家灯火,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近三年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