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州观察丨聚焦全生命周期瞄准关键处发力 绵阳加快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效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22:11:00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大量研发测试、精密制造环节,几毫米的调整往往藏着生产线上高效生产的“七寸”,但如果单凭企业“一家之力”开展研发测试,成本相对高昂。

日前,绵阳出台《市场监管赋能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若干措施》,提出要瞄准产业研发、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整合资源,助力提升机器人、核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效率。

集成服务 为需求兜底

近年来,绵阳低空经济飞速发展,吸引了垚磊科技、纵横无人机等通航产业企业来绵投资。目前,北川永昌机场已签约无人航空器、有人航空器飞行单位50余家。2025年,北川通航产业整体规模预计达50亿元。

吸引这些企业前来的,是绵阳“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质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据介绍,绵阳全力构建覆盖无人机机载系统、零部件、元器件及材料全链条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为企业提供集成服务。

北川永昌机场飞手培训。郭超英 摄

目前,绵阳已集成了国家电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EMC检测能力、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空域测试能力等安全检测资源要素,集聚了方圆、威凯等17家认证机构,可以为无人机提供相关检验检测参数2600余个。

不只是通航产业。绵阳围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聚焦阻碍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创新形成“四方集成、两线融合、三维联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新模式,集成质量服务资源3500余项,在帮助企业技术研发、工艺性能提升、工艺流程熟化、产品性能测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1—4月共计办件3899件,其中服务企业755家,解决问题625个,累计发现企业共性问题185个。

今年,绵阳正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四川省磁性材料及器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为服务绵阳“587”重点产业体系在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中抢占发展制高点发挥更大作用。

绵阳跳舞机器人。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聚焦共性 系统性破题

不久前,绵阳某企业一批芯片与板卡规格有异,需要返修,但受尺寸所限,常规电烙铁无法使用。了解企业痛点后,绵阳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技术小分队主动登门协助,最终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大幅提升返修效率,每年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超4万元。

组织技术小分队了解企业面临的难题并协助他们寻求解法,是绵阳的创新举措之一。不仅关注个案,技术小分队更多着眼于阻碍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以“电子板卡雕刻二维码”为例。过去,绵阳当地许多机器人企业采取标签纸记录生产过程信息,但标签纸不耐高温、不防水,无法贯穿生产全过程,往往只能在最后环节加贴,容易遗漏信息。聚焦共性问题,绵阳组织技术小分队开展研究,将板型号+版本号等信息融入二维码,实现生产全过程信息记录。仅此一项,每年就帮助相关企业节约数万元成本。

2月,绵阳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机器人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不太了解国家关于机器人产业标准化的趋势,更未掌握绵阳在机器人产业标准制定上的优势和资源。为此,绵阳市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召集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及企业编制了《绵阳市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地图》(以下简称《地图》)。

“《地图》涵盖了绵阳机器人全产业链的12项标准化建设图谱。”《地图》起草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册在手,企业可以迅速“匹配”相关资源,为下一步研发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绵阳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其他部门制定了推进质量融资增信助力企业授信服务六条政策措施,按质量要素级别对企业进行授信。授信企业凭借质量管理水平等“软实力”,可直接获得金融“硬支持”,目前银行已发放质量金融授信贷款5300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