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0:03:00
在大良金榜社区
龙舟不仅是节庆的符号
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79岁的志叔(金榜龙舟活动主理人)
用质朴的乡音为我们揭开了
一幅跨越时空的龙舟画卷——
这里有古老的仪式、热血的竞渡传奇
以及代代相传的团结精神
每年端午节前夕,金榜社区的“起龙”仪式拉开龙舟季的序幕。村民们择吉日前往北帝庙祈福,携龙头、龙尾、烧酒、烧肉、生菜等祭品,在锣鼓喧天中虔诚上香。
随后,众人合力将深埋河底淤泥中的坤甸木龙舟“请”出,这一环节被称为“起龙”。象征着龙舟从沉睡中苏醒,承载着村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愿,也是对传统的敬畏。
龙舟需沉于河底泥藏,以坤甸木遇水愈坚的特性延长寿命。而赛后的“藏龙”仪式,则让龙舟回归河底休养生息,暗含“万物循环”的水乡生存智慧。
“金榜扒仔”的威名,源于一段与水牛息息相关的历史。旧时金榜村民以饲养水牛为业,每日划艇割草,日复一日的劳作练就了惊人的臂力。在昔日龙舟赛中,“金榜扒仔”屡次逆袭夺冠,名声大噪。
志叔回忆:“20岁那年,前辈们划桨如飞,如今盛况虽不如从前,但‘力争上游’的魂还在。”如今,龙舟赛不仅是竞技场,更成为凝聚社区的纽带,志叔的遗憾中透着期盼:“希望后生仔能接稳这把桨。”
传统龙船饭受限于经济条件,食材选择以实用为主。菜品多为节瓜煮粉丝虾米、面豉酱等粗菜,只为给“扒仔”补充体力,形成质朴原味的饮食特色。
如今,龙船饭已演变为一场全民狂欢。活动规模扩大,有些社区(村)会组织举办这项活动,有的还办到酒楼上去,变成龙舟宴。家家户户都报名参加宴席,邀请好友前来一同参与。
在社区(村)举办的龙舟宴会邀请十几人的烹饪队,在空旷的地方架起五六口直径1米的铁锅,他们要为全村人准备食物,从早晨开始,要一直忙到夜晚。
现在龙舟宴饭桌上更添“竞投圣物”环节:龙头寓意富贵添寿,龙尾寓意一年好到尾,姜醋钵寓意添丁发财……竞拍所得用于龙舟队开支,既传承传统,又为活动注入新活力。志叔笑言:“现在的龙船饭,吃的是热闹,守的是人心。”
谈及家乡味道,志叔如数家珍:清甜的水牛奶、滑嫩的双皮奶、咸香下饭的金榜牛乳……他特别推荐牛乳配白粥:“简简单单,却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滋味。”
大良金榜社区在保留龙舟文化根脉的同时,已发展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色街区。水乡的馈赠不止于端午的龙舟竞渡,更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
匠人手工“撞”出的双皮奶凝结着百年技艺;晾晒在竹匾上的金榜牛乳片,咸香中沉淀着代代相传的匠心。
图源:王庆武
游客既能体验龙舟研学、打卡景点,也能在翻新的骑楼街品尝水牛奶制品与新派美食。
如今
金榜的龙舟仍在端午鼓声中破浪
它承载的不仅是竞技的激情
更是一代代人对文化的坚守
正如那碗龙船饭
滋味或许变迁
但其中凝聚的团结与热望
始终未改
来源:大良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金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