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法院:“遗忘”的车库破20万债务困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0:26:00    

本案涉及一起标的额50余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法院依法查封并拍卖了被执行人小美(化名)名下唯一住房,但经依法析产后,仅有一半处置款约30万元可用于清偿债务,剩余近20万元债务陷入“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困境。

面对执行僵局,执行法官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排查策略:线上多次核查小美的银行流水、车辆、社保缴纳记录及近三年消费明细,全面排查财产线索;线下先后5次赴其户籍地、居住地走访,向社区网格员和周边邻居了解其生活状况。在一次走访中,有邻居无意间提到“她家好像还有个旧车库,平时堆放杂物”,这句随口之言引起法官警觉。

为核实车库权属,执行法官辗转不动产登记中心、街道档案室等处查询,却因车库年代久远、未办理产权登记,未能查到相关信息。“没有登记不代表所有权不存在,更不意味着无法执行”。法官并未放弃,转而调取小区原始规划图纸,逐户摸排车库使用现状,最终通过寻访原开发商留存的物业人员,确认该车库系小美婚前购买,虽未登记却一直由其实际控制使用。

就在法院拟对该车库依法评估拍卖之时,小美的丈夫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代妻子偿还剩余20余万元债务。原来,得知车库即将被处置,小美的丈夫认识到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最终主动将全部剩余案款一次性汇入法院账户,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本案的成功执行,既体现了执行法官细致深入的调查能力和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也彰显了法院对执行人实际控制财产坚决查处的执行力。通过对产权不明财产依法处置,有效震慑被执行人,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该案也为此类产权登记不全、年代较远财产的执行提供了实践范例,表明任何企图隐匿财产、规避执行的行为,终将无法逃脱法律制裁。

来源:包头九原法院

编辑:姚梦洁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热线请联系杨主任:13522430544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