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中检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6:48:00    

中国中检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所属单位牵头、参与制定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6项

本报讯 (记者丁 莹)近日,记者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中检”)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中检所属单位牵头、参与制定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6项,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据介绍,中国中检始终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持续加强标准化平台建设,强化标准化国际合作,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提升标准创新能力。

2月12日,由中国中检所属中国汽研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Use of Wheeled Robots for Substation Inspection(关于使用轮式机器人进行变电站巡检的推荐规范)》(IEEE Std 3328—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规范轮式机器人在变电站的应用,通过标准化接口、数据融合框架及安全防护体系,推动电力巡检从“人巡”向“智巡”跃迁。目前,该标准已应用于石油、轨道交通等领域,成为工业4.0时代关键基础设施运维的通用范式,对相关行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月28日,由中国中检所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饮食加工设备 术语》(GB/T 30785—2025)发布。该标准统一规范了饮食加工设备相关术语,为产品主要技术指标确立了新的评判依据,能够规范和引导饮食加工设备生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效保障饮食加工设备使用人群安全,与现有饮食加工设备标准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使我国饮食加工设备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2月28日,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电子商务平台适老化通用要求》(GB/T 45445—2025)发布。该标准从原则、设计、交互、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明确电子商务平台适老化要求,确立电商平台适老化设计、开发和改造应遵循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兼容性及安全性五大原则,旨在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用户体验,缩小代际间“数字鸿沟”。

3月28日,由中国汽研凯瑞机器人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工业机器人 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45509—2025)发布。该标准围绕末端抖动频率、末端抖动幅度、停位点稳定性、停位点抖动幅度4个关键指标,量化测试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标准空白。该标准旨在系统解决工业机器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性能衰减、末端震颤、异常声振等稳定性测评难题,为行业提供具备统一性、规范性和公信力的试验标准体系,为提升机器人在高速、高精度场景下的作业能力提供重要指导。

3月28日,由中国中检广西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铋量的测定》(GB/T 8152.6—2025)发布。该标准提供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3种测定方法,涵盖0.010%~10.00%的铋含量测定范围,将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有重要应用。

4月25日,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GB/T 45656—2025)发布。该标准明确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的分级指标,规定分级要求,描述分级方法,填补了市场二手电子产品分级标准空白。该标准可有效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消耗与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基于该标准的分级指标,可有效优化回收端分拣效率与资源化利用。

6月30日,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商品质量保障追溯信息共享指南》(GB/T 45814—2025)发布。该标准通过对电子商务商品质量保障关键数据的元素识别、关键参与方角色和责任的确定、共享实施方法的描述、对数据质量和安全的建议,满足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各利益相关方对相关商品质量保障信息的不同需求。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透明、可靠的购物体验,使市场监管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等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确认产品质量问题,更加有效地对电子商务交易商品进行质量风险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