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零故障!零误差!这个湖南人与时间、与精准度赛跑,顺利完成阅兵保障任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18:13:00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其中受阅的战车方队以磅礴气势震撼登场。这些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共同汇成一道钢铁洪流,展示了中国军队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这威风凛凛的战车方队里凝结着一名湘潭民建会员的智慧与汗水,他就是湘潭民建江麓支部副主委、江麓集团产品研究院装备试验保障人员谢雷。

△谢雷(右三)和团队开展装备实验保障工作

7月26日,安徽省明光市,谢雷和同事接到了参与阅兵保障的任务。从那天起,"阅兵保障"四个字便成了他接下来几个月生活的坐标——无论是凌晨三点检查供电线路时的露水,还是深夜核对保障清单时的台灯,都在见证着这场与时间、精准度赛跑的任务。

任务启动初期,时间急,任务重。作为装备保障组的一员,首先需要摸清受阅装备的"底数":12个装备方队,涵盖装甲、导弹、电子信息等6大类43型装备,每型装备的维护周期、易损部件、特殊需求都要烂熟于心。

△谢雷。

谢雷说,第一次排查某新型无人车的液压系统时,班长指着压力表说:"阅兵场的装备,不是能开就行,要做到分秒不差、零故障。"这句话像根弦,绷紧了他参与每个细微环节的神经。他们用两周时间建立了"一装一档"动态台账,累计整理技术参数2000余条,标注易损点位137处,还针对轮式装备的轮胎磨损规律等特殊情况,定制了"一型一策"保障方案。

进入合练阶段,"精准"二字被推到了更高维度。阅兵村的作息以"分"为单位:凌晨4点整装备出库,5点30分抵达集结点,7点开始编队,每个时间节点误差不能超过30秒。最终,历经一个多月的辛勤付出,他们圆满完成了正式阅兵前的全要素演练,实现了“零故障、零误差”的目标。

阅兵保障任务虽已结束,但"保障"的使命从未停止。撤离阅兵村的那一刻,谢雷表示,真正的担当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用极致的认真和持续的精进,让"零故障""零误差"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这份总结,既是对过去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承诺——下一次任务,自己仍将站好每一班岗,守好每一道关。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通讯员夏坚

相关文章